极目新闻通讯员张璟祎张祖国
15岁少女头顶三块“斑秃”,大夏天也整日戴着毛线帽子遮丑,即使汗流浃背也不肯摘下。妈妈以为是皮肤出了问题,没想到医生却说这是“拔毛癖”,是心理的“求救”信号。经过武汉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刘敏副主任医师的治疗,孩子渐渐摆脱拔毛怪癖,做回阳光少女。
少女夏天戴厚帽子遮“斑秃”
刚放暑假,15岁女孩玲玲(化名)和妈妈一起来到武汉儿童医院皮肤科。在副主任医师卢静静的诊室,玲玲身穿短袖,可头上却戴了一顶针织的毛线帽子。
妈妈说,玲玲刚参加完中考,但近半年来,她原本一头浓密的秀发在减少,起初只是发缝变宽,如今头顶上出现三处硬币大小的斑秃,班上同学都嘲笑她是“瘌痢头”。因为斑秃,玲玲整天戴着帽子窝在家里。
卢静静发现,玲玲头顶脱发的部位皮肤无病变,而参差不齐的断发,可能是外力拽伤导致的脱发,但玲玲一口否认。在皮肤镜下,医生发现卷曲的头发及长短不一的发干,这更验证了她的推断。
拿到检查结果后,玲玲眼神闪躲,医生读懂了她的“求救信号”,建议向该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刘敏寻求帮助。
在诊室,玲玲终于道出真相。她说,她喜欢一边摸头发一边做题,每次临近考试、上台演讲时,总控制不住地拽头发,看到头发被扯下来才感觉人轻松不少,疼痛感会让自己更清醒。但每次薅完就后悔,可就是停不下来。
刘敏告诉玲玲,这是用错了方式宣泄情绪,今后遇到紧张焦虑的情况,可以多跟父母、老师或同学说说,别自己闷在心里。当忍不住想拔头发时,可以做做运动或别的事儿转移注意力。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治疗,玲玲的情况大有好转。
孩子为啥对自己这么狠?
据了解,这类情况在青少年当中并不罕见。他们大多数是因为出现斑秃而被家长发现,还有部分孩子因戴帽子掩饰秃顶而被家长发现。国外有研究显示,全球约1%-3%的孩子正在经历类似的挣扎。
从心理层面来分析,刘敏表示,患者大多是出现焦虑、压力等负面情绪才会有这一举动,痛感可以缓解负面情绪,对于内向、高敏感性格的孩子来说容易形成“情绪替代性调节”机制。这样不仅对外观有影响,外人异样的眼光和言语的嘲笑又容易让孩子形成“自卑-拔毛”的恶性循环,加剧症状。
“弄清背后原因很重要。”刘敏解释,家长发现孩子出现这类行为,首先要弄清楚原因,了解孩子背后的心理需求,其次就是要寻求专业的帮助。
日常生活中,可以帮助孩子转移注意力,比如出去跑跑步、写日记,或者洗把脸冷静一下。当孩子成功用其他行为替代了拔头发时,家长应及时给予具体表扬,这种正向反馈会强化孩子的内在动力,形成“努力-认可-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
刘敏提醒,当孩子出现拔毛、抠皮、咬指甲等行为时可能并不是单纯的“坏习惯”,背后可能隐藏复杂的心理问题。如果孩子反复出现类似的行为、不愿意社交时,建议一起前往医院就诊。
配资公司网站,配资网站首选,股票配资官方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