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创新算法、纳米智造、医用新材料……走进苏州工业园区,仿佛触摸到了中国科技创新的脉搏。对于女性创业者而言,苏州工业园区不仅提供了物理空间、经济等方面的直接支持,更重要的是,其构建了一个鼓励创新、尊重女性的良好生态,让女性能够在这片热土上自由翱翔、勇敢追梦。近日,省妇联新媒体中心融媒采风环省行走进苏州工业园区,与海归女性创业者们展开深度对话,感受新时代女性科技工作者独特的坚韧和智慧,感受新质生产力的魅力,更展现独墅湖畔向“新”发展的蓬勃脉动。
在时代的宏大叙事中
总有一些声音如黄钟大吕
穿透岁月的迷雾
成为指引人生方向的璀璨星辰
对于中天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夏洁而言
那便是多年前在美国
聆听国家领导人
在华人医师协会发表讲话时
内心深处泛起的层层涟漪
展开剩余89%“希望有知识的华人
能够回国创业,报效祖国。”
那声音宛如一把钥匙
开启了她的创业征程
归国,情定苏州
彼时,我国血管介入耗材
基本依赖进口
没有国产可循
“回国最重要的原因
就是希望
把血管介入高质耗材的核心技术
掌握在我们自己企业手中
尽管许多进口器械质量不错
但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
拥有自己的高质耗材企业
意义更为重大。”
2017年,回国调研的夏洁
内心已然坚定了回国的打算
一场在血管介入领域的
创业征程即将开启
脑卒中,这个被称为中风的
急性脑血管疾病
犹如一颗不定时炸弹
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
让其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
“头号杀手”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
加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脑卒中的发病形势愈发严峻
目睹病痛给患者及其家庭
带来的沉重负担
夏洁毅然回国
创立了中天医疗
一家专注于血管介入治疗的
创新医疗器械企业
她心怀着一个炽热的愿望:
“我们竭尽所能做好产品,造福百姓
这是中天医疗发展的不竭动力。”
初到苏州
夏洁便感受到了
这座城市的热情与支持
“得益于苏州市政府着力打造
医疗器械高地的战略规划
当时政策十分友好
全力支持我们回国创业
苏州工业园区
不仅给予政策上的扶持
还手把手地指导我们
如何注册公司、开银行账号
协助我们解决住宿、落户问题
更是四处帮我们寻找投资人
可以说,是园区牵着我们的手
帮我们走过
创业最初的艰难历程。”
事实是最好的见证
在苏州工业园区
充满创新活力的沃土上
中天医疗迅速茁壮成长
短短七年时间
已蜕变为集
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
现代化高新技术医疗器械企业
如今,中天产品线覆盖
神经、外周两大领域
医企结合,共克难题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3)》
数据令人触目惊心:
我国4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
患者达1242万
平均每10秒就有一人
初发或复发脑卒中
每28秒就有一人因脑卒中离世
而神经介入技术
凭借放射学及先进图像引导技术
以微创的方式进行治疗
成为应对这一疾病的有力武器
赴美前
夏洁在北京做了6年医生
在美国又做了20年的
临床管理工作
双重身份的加持
让她对临床痛点与需求
有着更为深刻的洞察
也更在意患者的切身利益
在夏洁眼中
医疗器械创新的核心
在于医工结合
创新的灵感应源自临床实践
和医生的迫切需求
“我们与众多医生广泛交流
医生提出想法后
我们的研发工程师
会深入理解临床需求
给出创新方案
并与临床医生
不断沟通、修改、测试
直至形成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我们期望每一款‘医企创新’的产品
不仅能有效解决临床痛点
更能确保患者使用安全。”
怀揣初心,砥砺前行
“我做医生的时候太年轻
病人的痛苦我并不能深入了解
而现在
我对病人的痛苦感同身受
拯救一个病人
就是拯救一个家庭
不仅能减轻社会负担
更重要的是
能让家庭完整延续
产品除了好用
还必须普惠大众
这是我坚守的底线。”
夏洁将对病人的共情
与对这份事业的热爱
融入每一次决策中
夏洁的创业故事是一部
关于坚守初心的温暖“史诗”
她如同呵护新生儿般
用心对待每一个产品
从实验室里的反复验证
到灭菌测试的漫长等待
她以5年、10年为时间刻度
丈量创新之路
将“治病救人”的朴素愿望
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技术指标
这份“慢”
让她始终铭记白大褂下的誓言:
治病救人是医疗人最本真的使命
“每个女性都要有自己的梦想
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在家庭
我们这一代人
就是要将企业做到一定高度
完成历史使命。”
夏洁的话语质朴而坚定
没有豪言壮语
却饱含着对事业的执着与担当
她深知,自己所做的一切
不仅是为了企业的成长
更是为了守护患者的健康
为了那份深藏于心的家国情怀
来源:《莫愁》杂志;作者:曹宏萍
编辑:吴元梓
视频:吴元梓、姚辰飞
校对:家英宏
发布于:北京市配资公司网站,配资网站首选,股票配资官方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