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中美作为强国,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有着不同的见解,前者是希望世界和平,后者则是对各国下手。
原本中方和美方合作可以为其他国家带来不一样的发展,但美方一直秉持着“美国优先”、“让美方再次伟大”等策略一直对抗中方。
特别是在2025年,中美关系再次经历了剧烈波动。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宫后,立刻就对中国"开火"了。2月1日,美国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3月3日,又来了一轮10%加征,这架势,明摆着就是要跟中国死磕到底。
但问题是,这样搞真的对美国有好处吗?早在2021年,美国最权威的国际关系专家约瑟夫·奈就发出过警告:如果不爆发真正的战争,美国跟中国搞零和博弈,那就是犯了个天大的错误。
为什么说这是个错误?因为美国一些政客,拿的是一套上世纪为冷战编写的剧本,却想在21世纪的全球化舞台上演。这剧本的核心逻辑是:我赢,必然是你输。
这在美苏对峙的年代或许行得通,因为当时双方几乎是两个绝缘体,经济、文化、人员往来都少得可怜。
但今天的中美关系则完全是另一回事。2024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达到6883亿美元。
这个数字背后,是超过七万家在中国投资经营的美国公司,是通用汽车、星巴克、苹果公司在中国市场赚取的巨额利润。美国不可能一边享受着对方市场带来的红利,一边又幻想能把它一棍子打死。
这种深度捆绑,还体现在人员上。几十万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大学里学习、消费,他们是两国社会最直接的纽带。这种盘根错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已经成了一个无法分割的整体。想靠几道行政命令就实现“脱钩”,就像试图把已经打匀的鸡蛋和面粉再分开一样,根本不现实。
约瑟夫·奈看得很清楚,这不是一场可以划清界限的拳击赛,更像是一场在同一艘船上的扭打。船晃得越厉害,掉进水里的风险对双方都是一样的。
当关税大棒落下时,其运行轨迹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白宫的设想是让中国制造商承担成本,但市场的逻辑却很简单:多出来的税,最终会加在商品的价签上,由美国的普通消费者来买单。
美国后院组装的苹果手机,成本高了,售价自然水涨船高。从沃尔玛买的日用品,价格也悄悄上涨。这笔账,美国的老百姓算得最清楚。同时,中国可不是一个只会站着挨打的靶子。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税,中国就立刻反击,对来自美国的煤炭、天然气、大豆和汽车加征报复性关税。这一下,就打在了美国的痛处。
2024年,美国出口的大豆有超过一半都卖给了中国。现在,这个最大的客户开始从巴西、阿根廷寻找替代的卖家。
美国的能源企业也同样叫苦不迭。他们本来指望能把页岩气大量卖到中国,结果关税壁垒一起,生意黄了大半。
美国这一拳挥出去,看似威风凛凛,结果却打在了自家经济的支柱产业上,形成了一个精准的“回旋镖效应”。
美国决策层显然低估了中国的抗压能力。这种抗压性,或者说“定力”,并非来自于什么神秘力量,而是植根于几个非常实在的优势,而这些优势恰恰是美国战略误判的盲区。
首先就是市场这张王牌。14亿人口构成的统一大市场,对任何全球资本来说都是无法忽视的引力场。2022年,仅仅一千多家在华美企的销售额就接近五千亿美元。让这些企业的股东放弃如此丰厚的利润去配合政治家的表演,难度可想而知。
其次是产业链的韧性。中国早已不是那个只能生产袜子和玩具的“世界工厂”。它建立起了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从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到高端的智能制造和研发,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网络。想把这个网络整体搬走,或者找个国家来替代,不仅成本极高,而且在短期内根本不可能实现。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国际上推行的是一套完全不同的逻辑。当美国高喊“美国优先”时,中国在推动“一带一路”,讲的是“共商共建共享”。这套“有钱大家一起赚”的逻辑,显然比“赢家通吃”的零和游戏,在国际上更能赢得朋友。这让中国在面对外部压力时,有了更多的战略纵深和回旋余地。
再回过头看约瑟夫·奈那个“1914式悲剧”的警告,就更能体会其深意。
一战的爆发,不是因为某个狂人精心策划,而是一群自以为是的精英,在误判和傲慢中,像梦游一样走进了灾难。他们都以为自己能掌控局势,结果却被局势所吞噬。
今天的中美关系,正面临着类似的风险。美国最大的问题,可能不是中国这个对手有多强大,而是它用来理解这个世界的思维模式已经严重过时。
它试图用一把锤子去解决所有问题,结果发现眼前的一切都变成了钉子,包括它自己赖以生存的全球化体系。
2023年美国高官们轮番访华,更像是对这种困境的无奈反应。他们想要对话,却又不愿放弃遏制的手段。他们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却没有勇气去修正底层的战略错误。
这种矛盾的行为,自然无法换来实质性的突破。
真正的出路,不在于战术上的修修补补,而在于一场认知上的革命。那就是承认这个世界已经变了,相互依存不是一个可以选择的政策,而是一个必须接受的现实。
如何在这个现实中,更聪明地管理分歧、拓展合作,才是真正考验智慧的地方。否则,那艘名为“1914”的幽灵船,将始终在不远处徘徊。
配资公司网站,配资网站首选,股票配资官方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